这一周都是在感冒后的虚弱中度过。从周一到周三,如同时钟一样的重复,早晨没有精神,头晕头痛,到了午后开始感到轻松。直到周四,症状完全消失。
周二(9-22)中午软绵绵地跑了一个8 Easy Run,average pace 4:53。
周四(9-24)开始重新跟回计划,跑了13K tempo。但是速度还是跟不上,比计划中的5:04慢了5秒。
周日,到底是跟上计划跑32K,还是保守一点跑个半马?这成了一个挠头的问题,想来想去,得失权衡,头皮都想麻了也没个准主意。一咬牙把这个问题留到周六晚上再说。到了周六身体恢复的速度加快,心里有点底了,我最终决定减速完成 32K,主要是为比赛打下心理基础。
一起跑的还有Wayne,Tony和Nick。张伟一样跑32K,但是他比我快很多。Tony跑25K 也比我快,但是他同意降速来 pace 我。我需要早些起来,6点整就开始绕圈跑,跑过6-7 K以后开始跟上Tony,这样就可以一起结束。和以前一样,头天晚上就把所有的装备都准备齐全。早晨5点整起床,吃了一整张白面饼夹花生酱,喝了半瓶运动饮料,就开始在室内活动热身。排空之后,就出门了。
我开车来到Lambert Wilson Park,进入我的锤子跑道。此时,早晨6点整的天居然是全黑的,而且有晨雾。这个跑道一半有路灯,另一半却没有。我花了5分钟时间做了一些原地热身之后,就缓缓的起步。我也想好了,今天不去想时间和配速,只要舒舒服服的跑,Tony来之前,能多慢就多慢,只当是热身好了。
在灯下跑还行,跑到了没有路灯的一段,心里有些毛毛的,好在远处的灯光还是能够帮我勉强看见脚下的路。跑到第二圈的时候,迎面遭遇了臭鼬——好家伙尾巴都竖起来了,就准备等我接近喷我一腿。我知趣的从旁边的草地绕着跑开了。心里想下一圈该不会还在那儿吧。跑到 5K 的时候,Wayne 到了,他跟我跑了一圈,热了身以后,就道别沿着Tommy Taylor Trail 向北跑去。Wayne刚走,就迎面遇见Tony,真是和我的计划完全一致,太好了。
Tony 今年参加半马,但是他的目标成绩却是1:35,今天跟我一起训练有点耽误他了。 我们以540配速开始跑,绕着锤子跑道跑了一圈以后,也沿着Tommy Taylor Trail 向北进发。天色已经蒙蒙亮,晨雾却更重了。晨雾对长跑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,会影响摄入氧气的纯度。气温比较低,算是一项利好。
我们已经很熟悉这段路程,知道哪里有艰难的上坡,哪里比较平缓。这次的折返点抵达了位于 East Gwillimbury 境内的 Green Line,也就是说,一次 longrun 跨越三个城市。折返以后,刚好完成10 miles。我心里多少有了点底,就建议提速到530以内。不知道什么时候,晨雾已经散去,这时跑起来呼吸顺畅了很多。感觉提速以后并没有觉得困难,倒是感到越跑越轻松。跑过半马以后,又有点想提速了,但是这次我先稳了一下,因为半马以后会有一个困难期。又跑过一公里以后,我跟Tony商量提到520以内,再过5公里以后就自由发挥。Tony马上提速到520,这时改为他在前面领跑,我在后面跟随的策略。我也不敢多说话,现在这种状况下,聊天可能会让我很快体力不支。这时又碰到了Nick,三个人一起跑节奏感更好,不知不觉就过去了5公里。Tony把 pace 提到了515以内,我开始感到有点困难。这个时候,心理上已经十分的轻松,毕竟超越了上次的失败经历。以我的经验来看,完成已经完全不成问题。我努力坚持着跟上Tony,直到再次进入Lambert Wilson Park。进入环形跑道以后,Tony 再次提速时,我估计他提到了5分以内的pace,跟不上了。这时已经近30公里,我只想保持520以内的 pace 跑完最后2 K,这个几乎要失去的 32 K 就算复得了。现在回想起来,都记不得当时有没有累,应该会很累,只是被兴奋冲淡了很多。终于,终于再一次跑过了32 K,停表一看2:57:51,average pace 5:33。按照First 335的计划,今天应该在513的配速下完成,但是以现在的情形,安全完成就是足以欣喜的结果。这意味着,好好把握最后3周,多马PR的希望还是存在的。
我们已经很熟悉这段路程,知道哪里有艰难的上坡,哪里比较平缓。这次的折返点抵达了位于 East Gwillimbury 境内的 Green Line,也就是说,一次 longrun 跨越三个城市。折返以后,刚好完成10 miles。我心里多少有了点底,就建议提速到530以内。不知道什么时候,晨雾已经散去,这时跑起来呼吸顺畅了很多。感觉提速以后并没有觉得困难,倒是感到越跑越轻松。跑过半马以后,又有点想提速了,但是这次我先稳了一下,因为半马以后会有一个困难期。又跑过一公里以后,我跟Tony商量提到520以内,再过5公里以后就自由发挥。Tony马上提速到520,这时改为他在前面领跑,我在后面跟随的策略。我也不敢多说话,现在这种状况下,聊天可能会让我很快体力不支。这时又碰到了Nick,三个人一起跑节奏感更好,不知不觉就过去了5公里。Tony把 pace 提到了515以内,我开始感到有点困难。这个时候,心理上已经十分的轻松,毕竟超越了上次的失败经历。以我的经验来看,完成已经完全不成问题。我努力坚持着跟上Tony,直到再次进入Lambert Wilson Park。进入环形跑道以后,Tony 再次提速时,我估计他提到了5分以内的pace,跟不上了。这时已经近30公里,我只想保持520以内的 pace 跑完最后2 K,这个几乎要失去的 32 K 就算复得了。现在回想起来,都记不得当时有没有累,应该会很累,只是被兴奋冲淡了很多。终于,终于再一次跑过了32 K,停表一看2:57:51,average pace 5:33。按照First 335的计划,今天应该在513的配速下完成,但是以现在的情形,安全完成就是足以欣喜的结果。这意味着,好好把握最后3周,多马PR的希望还是存在的。
Wayne 在终点等了我们好久了,他慷慨地贡献出一袋花生牛札糖给我们吃。平时太爱吃糖的我开心的大嚼了三块,能量立刻恢复。
这次32 K 跑完,疲劳感持续超过了48小时,影响到了下一个key run (8 x 800),说明状态恢复的还是不好。没有关系,重要的是,32 K训练的完成帮助我重拾参加马拉松比赛的信心
[…] 第二个马拉松训练周期中,第一次32K 训练出色完成,超过计划配速很多,而且多跑了1K(因为跑错路)。这其实给我带来了负面的影响。前4周的训练出色超额完成,让我做出了修改训练计划(总成绩提高5分种)的决定。结果,新的训练计划令我疲于奔命。几乎每次的key run都打折扣的完成。我不知道接下来的受伤和生病是否和这一阶段的疲劳有直接联系,但是总觉得有点“自作孽”的先兆。接下来就是连续的缺席。第二个32K因为旅游而缺席。其实不是多么长途的旅游,只是因为困倦而不能早起,就缺席了。第三个32K,就是因为受伤而勉强跑,结果只跑到27K。这个勉强跑还导致了我疲劳生病。连伤带病,让我整整停训了3周,这中间又缺席一次32K。伤愈病愈复出,通过一连串的中长距离跑迅速恢复体能之后,我决定完成最后一次32K(重拾信心的32K)。这次32K,我减速到第一次32K 时的水平,但是力争完成。这个32K,完全是为了对3周以后的马拉松负责。我当时就考虑好了,如果完成不了,就弃赛,送给群里的朋友跑。 […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