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ay 3, 2015. 全日气温温和,预计完赛前气温达到22度,西南风10K/H。这是个出成绩的好日子。需要注意的是过去16周的训练都是在低温下进行,今天的高温可能会导致过早脱水。

– 前言 –
    为了这个比赛,我做了25周的准备。首先,我根据过去的10K和半马成绩确定了训练目标——3小时55分。然后我又按照FIRST 355的要求自制了一个前9周适应性训练。在这9周中,把所有的speed workscroos trainings 和最长24Klongrun都跑了一遍。确定自己能够完成其中的任何一种之后,就报名了。然后就开始了为期16周的FIRST 355训练计划。对训练计划也是在执行的过程中慢慢体会理解,群里的高手们给了我许多帮助,特别是对训练计划的理解。如果不能很好的理解训练计划,很容易在中途产生怀疑,厌倦的情绪,导致执行力的下降。当训练成为了整个冬天的主旋律,加拿大的深冬仿佛不再那么枯燥乏味了。


– 赛前 –
    早晨6点,Sunny Eric和我一起驱车前往Mel Lastman Square,一路畅通。停好车以后,在North York Center休息,排空。闲聊了一会儿,对放松心情很有帮助。7:15准时去会和地点和其他队友们合影留念。起跑前和几位华裔跑者搭讪,简单快速地介绍了多跑团,希望她们赛后能够加入我们。
       
– 比赛 – 

     

        7:30,出发号响。全马的参赛人数感觉并不多,很快就跟着人群跑过了出发线。第一公里控制的不错,和计划pace完全吻合。但不得不说,我这样的水平,在马拉松比赛开始阶段想保持自己的pace很难,几乎身边的每个人都比我跑的快,刷刷刷的超过去。尽管我不断的告诫自己,这里面大多数人将来会被我反超,但是速度还是不免被带了上去。几乎前八公里都是这样在和自己斗争,不能走神,一走神就跑快。第9公里以后,可能周围的跑者也都稳定下来了,我也开始比较轻松的巡航,速度也不乱走了。一般来说,1021公里是我比较舒服的里程。这个时候,我开始定了心神,气息也比较平稳,甚至可以欣赏一下平时难得仔细看的街景。这期间,群友 Jian Zhu 给了我一个惊喜,他在路边端着长焦相机等着给我们照相呢,我赶紧摆了几个pose。后来看到照片,效果超好,谢谢兄弟!这段时间的平稳过度,给我在半程以后的稳定发挥带来的基础。后来看数据,一直到32公里处我都稳定巡航,配速起伏在十几秒范围内。气温一直到32K前也都很舒适。关于补给,我从8公里处开始每逢水站就喝水,还吃了两段香蕉,储备也还不错。

        32公里以后,很快疲惫感袭来。这是首马跑者难逃的一关,32K以后每一步都是全新的体验。最糟糕的是左膝附近的ITB BAND开始有些摩擦感,这个如果逐渐加剧可不得了,剩下10K坚持不完的,我赶紧牺牲了10秒的pace,注意调整跑姿,希望能够run through。比较有趣的是,即便是我牺牲了10秒,还是超过了不少跑者,可见那些跑者前面冲得太狠,结果掉速很严重。当然,也有几个跑者,不紧不慢的超过了我,说明他们比我控制的更好。我没法追他们,因为我的ITB Band还在紧一下松一下的挑战我。我简单算了一下,如果能够保持这样的pace,我还是能保住sub 4,算是保底吧。于是我就这样,打算能多坚持1K1K,直到要么跑崩,要么run through。接近35K的折返点处,pace掉到5:55,这是整个过程中的最低点。跑多马的都知道,那个地方地势连续起伏,小弯道多,不通风,是整个赛道最煎熬的地方。我开始觉得自己保不住破4了。
   仿佛是柳暗花明,跑出折返点以后,紧绷的左腿ITB Band突然感到松弛了。我试着跑快一点,证实了自己ran through了。我马上把pace提高到543左右,跑了1K觉得没问题,就是疲倦感很强。我赶紧又吸了一条胶,下一公里还是保持在543,但是感到轻松起来了。经过快速的思考,决定还是争取自己的既定目标(3小时55分),把配速提回了533,坚持了1K以后,回落到537,又经过1K,又掉了10秒。
向路边的家人挥手

   终于看到40K了。以我平时的训练习惯,最后2K无论如何是要提速的。这个时候,我想到了过去这25周到底是为了什么,血液仿佛都沸腾起来。我干脆连表都不看了,只管按照自己能到达的最大努力往前跑。这时1K都变得好短,我跑过去要不是表震了一下都没有注意到。还剩最后1K了,身边的跑者都在较劲,大概有4-5个人纠结在一起,追逐着,现在想想挺滑稽的,当时的pace 520左右,但是几个人跑得好像非洲黑兄弟一样认真,显得老牛逼了。我逐渐觉得有点干不过他们了,他们显然经验比我丰富,都是从后面把我超过去的,体能储备比我好。就在这个时候,我听到安娜在路边叫我:爸爸,爸爸。看到一家3口在路边对我挥着手,眼睛一下就潮了。几乎同时,多跑的Nick Liu QiangDaniel几位也在叫我名字。这针鸡血打得真是及时,我立刻不再觉得累了,盯住了一位估算能追上的跑者,一口气追了起来。最终和这位跑者几乎同时通过终点。过线时瞄了一眼赛会时间,我知道自己完成了3小时55分。那是的心情十分难以形容,很开心不是很激动,拿了奖牌,亲吻了一下志愿者(想象的)。就匆匆忙忙的想去和家人会和,差点忘了取包,感觉好想念他们似的。

最终,官方发令枪成绩是:3小时5528秒。官方芯片(净)计时成绩是:3小时5453秒。完美完成预期的任务。



– 赛后 –
   

   和家人在终点运动员休息处重逢,仿佛一个季度没有见他们一般的想念,我拿了一根香蕉就跑了出去。安娜非常骄傲,觉得自己爸爸是第一名。本本拿着奖牌舔了一下,觉得有点遗憾,他可能一直以为那个应该是块巧克力。亲吻了亲爱的老婆,可惜自拍水平太差,这个还需要长期的练习。群里的高手们都能边跑边自拍了 :-D。
    现在写这篇笔记时,大腿肌肉还有些酸,下楼时更明显。今天中午要去游泳,继续进行赛后排酸。在左膝ITB Band出现摩擦时,我把重心轻微地调整向右以减轻左腿的负荷,所以现在右腿肌肉酸胀程度比左腿重,而且右跟腱有些僵硬。不过都比一年前首半马之后的情形要好。接下来的两个月,安心游泳,保持中等跑量,多做核心力量和肌肉复健锻炼,迎接下一个16周的训练计划。
    一点值得分享的经验。多马这条赛道,经过城市高楼区太多,GPS手表计算pace会有误差。平时训练要多找自己MP的感觉,不能太依赖手表。
            

Recommended Articles

1 Comment

Leave A Comment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

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.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.